钙补多了有没有危害
宝宝在婴幼儿时期正处于迅速成长的阶段,宝宝开始学走路,学说话及认知周围的事物,体力脑力消耗相对增加,这时期的宝宝需要充足的营养素来帮助身体发育,所以父母必须确保宝宝能够摄取到充足。钙元素的补充对宝宝骨骼生长发育以及牙齿的发育有很大作用。一岁宝宝缺钙会导致免疫力下降、肠道问题、智力低下、容易感冒等问题的出现。但是,不少家长有这样一个误区,认为有个小病小痛觉认为是缺钙,需要补钙,往往导致宝宝补太多钙。补钙一直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主题,但应当是适量的。那么,钙补多了有没有危害?
补钙过多会在血管壁、肾脏等组织器官形成钙沉积,对人体造成危害。
钙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种元素,也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无机元素,其中99%的钙与磷结合集中在骨骼和牙齿中,另外一小部分钙存在于机体的软组织和血液中,在机体各种生理学和生物化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。血液中必须保持一定的钙,心脏和脑才能维持正常的功能运作。
从膳食结构分析,中国人属于缺钙人群。1992年开展的全国营养调查结果发现,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,不管是少年儿童,还是成年人或老年人,从膳食中获得的钙普遍不足。调查显示,在城市中51%的男性和60%的妇女钙的摄入量没有达到所需要量的—半,达到标准的还不到10%;城市少年儿童中有72%~79%的人钙的摄入量不到标准的一半,农村的儿童少年钙的摄入量更低。尽管补钙很重要,但真正引起公众关注则是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。1999年~2000年间中国出现过“全民补钙”的现象。
专家介绍,在所有的保健食品中,人们最熟知,接受度最高的产品应当就是补钙产品。在广大医务工作者和药品企业、保健食品企业的广泛宣传下,公众补钙意识显著提高,补钙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,很多人遇到身体不适首先想到的是“我是不是缺钙”?一些人甚至出现了盲目补钙的现象。正因为如此,补钙市场迅速成熟,曾经一度创造了百亿元的市场份额。
过量补钙,对身体有害无益,如每日超过2000~2500毫克钙,有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,还会发生不良反应。主要有如下危害:
1、补钙过量,增加骨质疏松风险。西方发达国家研究发现,钙不仅不能有效地降低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率,相反,骨质疏松患者在摄入高钙后髋部骨折的危险性上升了50%。
2、补钙过量,增加结石病风险。钙并非那么容易被人体吸收,如果过多摄入却不能吸收,又同时摄入草酸类物质(多种蔬菜中含有,如菠菜),就可能结合后形成草酸钙结石,较大的结石不能随尿液排出,可能引起肾绞痛,严重者将引起肾损伤。
3、补钙过量,增加心脏损伤风险。过量补钙可能导致血液中钙含量增加,高钙血症会加速动脉中沉积物的形成,导致异位钙化,最终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而加速心脏病的形成。
4、补钙过量,影响矿物质吸收。人体中的营养素含量需要处于一个稳定、平衡的状态,这有利于相互促进吸收,否则反之。试验证明,高钙的补充可以明显抑制铁、锌、镁、磷的吸收。
5、出现高钙血症。高钙血症的早期表现有严重便秘,进行性口干、持续头痛、食欲减退、烦躁、精神抑郁、口中金属味、疲软等。后期表现有倦睡、意识模糊、高血压、心律失常、恶心呕吐、尿量增多等。由此可见,任何药物都要一分为二,不能掉以轻心。
6、胃肠道不良反应。过量补钙可刺激胃黏膜促使反弹性胃酸分泌,导致胃酸及胃液大量分泌,可引起黏膜充血肿胀,黏膜糜烂或溃疡。过量补钙还可诱发便秘,对健康构成不利影响。
如果你一味的补充钙,那么很容易造成消化不好的情况,甚至有的朋友会出现一些精神状态的改变,还有很多人胃部出现很大的负担,一定要对于钙片有个很详细的了解,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的了解钙,重点补充,也不要因为常吃这样的钙片,觉得能够防止骨质疏松的疾病,这样的想法还是要改正一下,有疾病就要补,没有还是尽量的不要多吃钙片。
如何走出补钙误区
在23日由保健时报社、济南福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的“走出补钙误区,科学合理补钙”暨盖仁牌鲜骨髓高钙胶囊高层专家研讨会上,中华预防医学会副秘书长高峻璞、原卫生部科教司司长黄永昌教授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澍寰、国际医学生物工程科学院杨子彬院士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陈学存研究员等专家、学者,就我国民众补钙的现状和补钙的误区;如何明明白白补钙,补钙的重要性;老年人如何科学补钙;如何大力推广优质补钙产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,并对盖仁牌鲜骨髓高钙胶囊产品的原料、工艺、科技含量、营养成分等方面,进行科学论证和客观评价,认为该产品适合于补钙人群。
专家认为,一个25岁以上的成人,一天只要600毫克的钙就足够了。摄取过量的钙,会造成高钙血症,身体中的钙离子浓度过高,还会造成体液流失、体重减轻、胃口差、便秘和倦怠等症状,也会加重肾脏的负担。血浆中钙浓度超过正常上限,如不及时纠正,就有可能造成组织钙化,在血管壁、肾脏等组织器官形成钙沉积,对人体造成危害。人们应尽可能调配好膳食,均衡营养,并根据自身情况,科学地选用钙补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