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吗
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在新生儿时期比较常见,通常与产伤和胎儿时期缺氧有关,少部分可由于维生素K缺乏以及凝血功能障碍引起,建议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并进行处理,以免出现严重并发症危害新生儿生命。
当新生儿通过产道娩出时,可由于产道挤压导致颅脑损伤,出现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。另外,若新生儿在胎儿期间曾有过宫内缺氧,也会导致蛛网膜下腔出现小血管破裂、出血。这两种情况引起的出血量较少,随着时间的推移,大多数能够自行吸收。此外,少部分新生儿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影响凝血因子合成,进而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。对于这种情况引起的症状,需要遵医嘱系统的补充维生素K。
由于该症状早期没有明显症状,因此确诊需要到医院进一步完善影像学检查,如磁共振检查、CT检查等。当出血症状明显,容易引起颅内压升高,从而表现为癫痫发作、意识模糊、哭闹不止等症状,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。此时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,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片、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治疗,严重时或需通过放脑脊液疗法治疗。期间密切关注新生儿的各项生命体征,并根据医嘱定期去医院复查。
展开全部
2023-03-08
586浏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