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水过少是什么?
羊水量在妊娠8周时约为10 ml,之后随孕周的延长逐渐增加,直至孕38周左右增至最大量约为1000ml,此后便会逐渐减少至800ml。临床上将妊娠晚期也就是妊娠28周及其以后羊水量少于300ml者称为羊水过少,或通过B超探测羊水最大暗区垂直深度≤2cm或羊水指数≤5cm也可判定为羊水过少,发生率为0.4%~4%。羊水过少通常发生在孕晚期,孕早期以及中期的羊水过少常以流产告终。孕妈妈出现羊水过少时往往不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,所以往往是在产检时通过B超检查才能发现[1]。
羊水是孕妈妈怀孕时充满在母体羊膜腔内的液体,是胎儿生命延续无法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保护胎儿、稳定羊膜腔温度、给胎儿提供一定活动范围、保护母体等作用。且在临产时有助于加快宫颈口扩张速度,减少过久压迫母体组织引起宫颈和阴道损伤,避免脐带脱落,在子宫收缩时能保持各方向子宫收缩力均匀分布在胎儿周围,利于产程进程,故羊水对孕产妇和胎儿均有重要意义。
如果孕期出现羊水过少,可能会导致胎儿窘迫、胎儿肺发育不全、生长受限、宫内窘迫、新生儿窒息、吸入性肺炎,甚至严重情况下会造成胎儿死亡,所以检查发现羊水过少时,一定要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[2]。
参考文献:
[1] 解雁飞,李红梅.羊水过少的病因学研究进展[J].延安大学学报(医学科学版),2013,11(03):42-45+48.
[2] 朱士杰,陈红舟.不同原因羊水过少产妇的足月儿围生期结局分析[J].中国妇幼保健,2022,37(08):1406-1409.DOI:10.19829/j.zgfybj.issn.1001-4411.2022.08.015.
展开全部
2023-06-30
785浏览